时间: 2025-05-01 07:3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37:07
殊异(shū y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不同、特别、独特。它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通常用来描述那些与众不同、具有特殊性质或特征的事物。
“殊异”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殊”和“异”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史记》等,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强调事物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在中国文化中,“殊异”常与个性、创新和独特性联系在一起。在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背景下,个体的殊异性有时会被特别强调,以鼓励创新和多样性。
“殊异”一词给人以新颖、独特的感觉,可能会激发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它也可能与个性、独立思考等积极情感联系在一起。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殊异”来形容那些在设计上别出心裁的产品,或者在思想上与众不同的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的影子,殊异如梦,轻轻摇曳在无人的街角。”
结合图片,“殊异”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色彩斑斓、构图独特的艺术作品。在音乐中,它可能让人想到一段旋律独特、节奏新颖的乐曲。
在英语中,“殊异”可以对应“unique”或“distinct”。这些词汇在英语中同样强调事物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但在使用频率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殊异”是一个强调独特性和差异性的词汇,它在文学、艺术和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语言表达,更好地描述和理解世界的多样性。
1.
【殊】
(形声。从攴(è),朱声。小篆字形。攴,分解后剩下的骨头。隶变为“歹”。本义:斩首,断其首身而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汉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殊,死也。 、 《汉书·高帝纪》。注:“斩刑也。”-其赦天下殊死以下。 、 《庄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
2.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