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3:33
词汇“丑媟”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或方言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现代使用和明确的定义,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可能会受到限制。以下是基于可能的解释和假设的分析:
“丑媟”可能指的是丑陋或不雅的行为或外表。其中,“丑”通常指外观上的不美观或道德上的不正当,“媟”在古汉语中可能指轻慢或不敬。
由于该词汇的罕见性,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几乎不可见。在古文献中,可能用于描述人物的外貌或行为的不端。
由于词汇的罕见性,难以提供具体的现代例句。在古文中可能会有类似“其人丑媟,行止不端”的描述。
“丑媟”的词源可能追溯到古汉语,其中“丑”源自对外观的负面评价,“媟”可能源自对行为的不敬或轻慢的描述。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些词汇可能逐渐被更常用的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文化中,外貌和行为的评价常常与道德标准相关联。因此,“丑媟”可能在描述那些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人时使用。
该词汇可能引起负面情感,如厌恶或不屑,因为它涉及对个人外貌和行为的负面评价。
由于词汇的罕见性,个人可能很少有机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或遇到该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丑媟”用于描述一个角色的负面特征,增强故事的冲突和深度。
结合图片,可能会联想到丑陋的面孔或不雅的行为;结合音乐,可能会选择低沉或不和谐的旋律来表达这种负面情感。
由于词汇的特定性,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丑媟”作为一个古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演变和文化的发展。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虽然它可能不具有实用性,但增加了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丑】
(形声。从鬼,酉声。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故从鬼。本义:貌丑。按: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为“丑”)。
可恶。
【引证】
《说文》-醜,可恶也。 、 《大戴礼记·易本命》-耗土之人醜。 、 《楚辞·橘颂》-姱而不醜兮。 、 《诗·小雅·十月之交》。传:“恶也。”-亦孔之醜。
【组词】
丑名、 丑言、 丑攀谈、 丑徒、 丑语
2.
【媟】
轻侮;不恭敬。
【引证】
《说文》-媟,孈也。 、 《汉书·枚皋传》-好媟戏,以故得媟黩贵幸。 、 《新书·道术》-接遇慎容谓之恭,反恭为媟。
【组词】
媟笑、 媟黩
过于亲昵而不庄重。
【引证】
《汉书·贾山传》。师古曰:“媟,狎也。”-古者大臣不媟。 、 《诗·小雅·宾之初筵序》-幽王荒废,媟近小人。 、 唐·皮日休《鄙孝议上》-伤之者不敬,吮之者过媟,是以圣贤不为也。
【组词】
媟近、 媟狎、 媟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