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5:5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5:58:53
词汇“[独完]”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无法提供一个确切的基本定义。然而,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推测“独完”可能指的是“独自完成”或“单独完结”的意思。
由于“独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为了表达某个角色独自完成某项任务或经历的孤独感。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语境或方言中。
由于“独完”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示例句子是假设性的:
由于“独完”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无法追溯。它可能是由“独”和“完”两个字组合而成的临时性表达。
在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中,“独完”可能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品质,代表个人的独立和能力。在集体主义文化中,这种表达可能不太受欢迎,因为它可能暗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独完”可能让人联想到孤独、坚韧和自我依赖。它可能激发一种既自豪又有些悲伤的情感。
由于“独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非常有限。它可能在一些特定的个人经历中被提及,比如一个人独自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使用“独完”来强调主角的孤独和坚强:
“独完”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在空旷的场景中独自工作的画面,或者是一首表达孤独和坚持的音乐作品。
由于“独完”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独完”作为一个非标准词汇,其使用和理解需要特定的语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词汇的准确含义和适用场景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独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提醒我们在语言使用中要注意词汇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1.
【独】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 、 《礼记·礼器》-君子慎其独也。 、 《礼记·儒行》-儒有特立而独行。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庄子·养生主》-天之生是使独也。 、 《楚辞·屈原·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以捕蛇独存。 、 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 、 宋·王安石《怀元度》-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
【组词】
独角兕(sì)(一种独角的犀牛、 独根孤种、 独幅、 独脚腿
2.
【完】
(形声。从宀(mián),元声。“宀”与房屋有关。本义:完备,完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完,全也。 、 《荀子·劝学》-巢非不完也。 、 《荀子·议兵》-完全富足而趋赵。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 、 《三国志·华佗传》-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 、 《战国策·秦策一》-不如伐蜀之完也。 、 贾谊《治安策》-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 、 宋·苏洵《六国论》-不能独完。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无一完者。
【组词】
完计、 完完、 完充、 完锐、 完块、 完篇、 完丽、 完垒、 完名、 完书、 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