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3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38:26
人民币(RM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由**人民银行发行和管理。其基本单位是元,辅币单位是角和分。人民币的货币代码为CNY(ISO 4217标准),符号为¥。
人民币的名称源于“人民”和“币”两个词的组合,反映了货币的公共属性和社会功能。自1948年**人民银行成立以来,人民币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升级,包括货币制度的完善、防伪技术的提升以及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在文化中,人民币不仅是经济交易的媒介,也是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升,成为全球重要的储备货币之一。
人民币作为的象征之一,常常与国家的繁荣、人民的幸福联系在一起。对于人来说,人民币也承载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过去的回忆。
在日常生活中,人民币是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无论是购买日常用品还是进行大额投资,人民币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诗歌中,人民币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或价值的衡量:
岁月如流水,人民币如沙, 一去不复返,珍惜每一刹。
人民币的设计精美,图案和颜色都富有**特色。听到“人民币”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硬币的叮当声或纸币的沙沙声。
在不同语言中,人民币的表达方式各异。例如,在英语中通常称为“Renminbi”或“RMB”,而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有不同的翻译和称呼。
人民币不仅是的法定货币,也是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象征。通过对人民币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的经济、文化和历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人民币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理解他人的意图。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民】
(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 、 《广雅》。按,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民,氓也。 、 《谷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 、 《左传·桓公六年》-夫民神之主也。 、 《左传·闵公元年》-无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 、 《书·舜典》-黎民阻饥。 、 《书·盘庚上》-民不适有居。 、 《诗·小雅·何草不黄》-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 《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组词】
民夫、 民户、 民居、 民服、 民宅、 民望、 民牧、 民情、 民役、 民利、 民命、 民和、 汉民;回民;藏民;民壮、 渔民;农民;牧民;民膏、 民经、 民熙物阜、 民害、 民力、 民脂、 民财、 民纪、 民祗
3.
【币】
(形声。从巾,敝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本义: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幣,帛也。 、 《周礼·大宰》。司农注:“绣帛。”-四曰幣贡。 、 《礼记·曲礼》-幣曰量幣。 、 《礼记·月令》-用圭璧更皮幣。 、 《孟子》-事之以皮幣。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寡君是故使吉(游吉)奉其皮幣。 、 《战国策·齐策三》-请具车马皮幣。
【组词】
皮币、 币玉、 币号、 币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