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5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51:25
文籍: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文字记录”或“文献资料”。它通常指的是书籍、文献、档案等记录下来的文字资料,可以是历史文献、学术著作、法律文件等。
文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文”指文字,“籍”指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文字记录的资料。
在**文化中,文籍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在古代,文籍的保存和传承是国家的重要事务。
文籍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知识的积累和历史的沉淀。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敬畏。
在我的生活中,文籍常常与图书馆和学术研究联系在一起。我曾在图书馆里翻阅过一些古老的文籍,那种纸张的质感和文字的韵味让我印象深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文籍:
古文籍中寻智慧, 字字珠玑映心间。 历史长河悠悠过, 文籍传承永不断。
文籍的视觉联想可能是古老的书籍、泛黄的纸张和精致的装帧。听觉联想可能是翻书的声音或图书馆的安静氛围。
在英语中,文籍可以对应为“manuscripts”或“documents”,它们在不同的文化中都有类似的含义和重要性。
文籍这个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代表了知识的传承,也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加欣赏它在文化和学术领域中的作用。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籍】
(形声。从竹,耤(jí)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登记册,户口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籍,簿书也。 、 《周礼·大司马》-乃以九畿之籍。 、 《周礼·小行人》。注:“名位尊卑之书。”-掌邦国宾客之体籍。 、 《左传·成公二年》-非礼也勿籍。 、 诸葛亮《论游户自实》-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 、 明·顾炎武《复庵记》-宫观之籍。
【组词】
籍口、 籍戎、 籍地、 削籍、 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