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5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54:31
词汇“歆鉴”是一个较为文雅和古典的汉语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文学作品或正式文书中偶尔可见。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歆鉴”进行深入分析:
“歆鉴”由两个汉字组成:“歆”和“鉴”。
结合起来,“歆鉴”可以理解为以羡慕或欣赏的态度去借鉴或参考某事物。
“歆鉴”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逐渐降低,但在某些正式或文学性的文本中仍可见到。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前人和学历史是一种美德,因此“歆鉴”这样的词汇体现了对传统价值的尊重和继承。
使用“歆鉴”这个词汇时,往往会给人一种庄重、敬仰的感觉,它传递出一种对知识和经验的尊重。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需要在正式的学术报告或文学评论中表达对前人成就的敬仰和学*意愿,可以使用“歆鉴”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歆鉴”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学*,如:“山川之美,令人歆鉴,心随景移,笔随心动。”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学者在书房中,面对着古籍,神情专注,表达出对知识的歆鉴之情。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琴的悠扬声音,营造出一种古典和宁静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表达类似概念的词汇如英语中的“admire and learn from”可以传达相似的含义。
“歆鉴”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学和借鉴的意愿,还蕴含了对传统和前人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歆】
飨,嗅闻 。古指祭祀时鬼神享受祭品的香气。
【引证】
《诗·大雅》-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组词】
歆享、 歆嗅、 歆尝
动。
【引证】
《诗·大雅·皇矣》。朱熹集传:“歆,欲之动也。”-无然歆羡。 、 《诗·大雅·生民》-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
【组词】
歆动
2.
【鉴】
(形声。从金,监声。本义: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鑑,古祇作堅,从皿以盛水也。其后范铜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谓之鑑,声转为镜。”-鑑,大盆也,一曰鑑诸,可以取明水于月。 、 《广雅》-鑑谓之镜。 、 《淮南子·主术》-借明于鑑以炤之。 、 《诗·邶风·柏舟》-我心匪鑒。 、 《庄子》-卫灵公有妻三人,同鑑而浴。 、 《周礼》-春始治鑑。
【组词】
鉴诸、 鉴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