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4:52
最高气温: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通常是一天、一周、一个月或一年)记录到的最高温度。它是气象学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用于描述某一地区在特定时间段内的热力状况。
最高气温这个词汇在英语中对应的是“maximum temperature”。在气象学的发展过程中,记录和分析气温变化一直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因此这个词汇在科学文献和日常语言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最高气温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在农业社会中,最高气温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收成;在现代社会,高温天气可能导致能源消耗增加、健康问题频发等社会问题。
最高气温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炎热、汗水、空调、防晒霜等与高温相关的情感和物品。它可能引发人们对舒适和安全的渴望,也可能提醒人们注意健康和环境问题。
在个人生活中,最高气温的信息可能影响我们的日常决策,比如选择穿着、安排户外活动、购买冷饮等。例如,如果预报显示最高气温将超过35度,我可能会选择留在室内,避免中暑。
在诗歌中,最高气温可以被用来象征热情或挑战:
“夏日的最高气温,如爱情的火焰, 燃烧着大地,也燃烧着我的心。”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最高气温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班牙语中,最高气温可以被称为“temperatura máxima”,而在阿拉伯语中,可能是“درجة الحرارة القصوى”。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其核心意义都是指某一时间段内的最高温度。
最高气温这个词汇在气象学、日常生活和文化表达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一个科学数据,也是人们感知和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适应自然界的温度变化,同时也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创作能力。
1.
【最】
(会意。小篆字形,从冃(mào),从取。本义:冒犯夺取)。
同本义。
【引证】
、 明·刘三吾《许国襄简王公神道碑铭》-公既诸将一禀睿筭,与贼遌,最,遂下之。
2.
【高】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汉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 、 《易·说卦》传-巽为高。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 《荀子·劝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 《战国策·魏策》-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 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孟子·公孙丑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 清·姚鼐《登泰山记》-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组词】
高平、 高丘、 高坛、 高燥
3.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4. 【温】 (形声。从水,昷声。本义:水名)。 古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