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1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10:25
“抓乖弄俏”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巧妙的手法或言辞来讨好或取悦他人,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通过不正当或不真诚的手段来获得他人的好感或利益。
在文学作品中,“抓乖弄俏”常用来形容那些善于用花言巧语或小聪明来讨好上级或权威人物的角色。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批评那些过于机巧或不真诚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人际关系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某些人的行为模式。
同义词:阿谀奉承、拍马屁、巧言令色 反义词:直言不讳、坦诚相待、真诚无伪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细微差别上有所不同,例如“阿谀奉承”更强调对上级的讨好,而“抓乖弄俏”则更侧重于通过小聪明来取悦他人。
“抓乖弄俏”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人际交往中不真诚行为的批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特定行为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真诚和直率被视为美德,而“抓乖弄俏”则被视为不诚实和不正直的行为。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批评那些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利益的人。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虚伪、不真诚和自私的行为。它可能会影响人们对某些人的信任和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通过“抓乖弄俏”的方式来获得他人的好感或利益。这种行为可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因为它缺乏真诚和信任。
在诗歌中,可以将“抓乖弄俏”融入到对虚伪行为的批判中,例如:
在这虚伪的舞台上,
抓乖弄俏者翩翩起舞,
他们的笑容背后,
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阴谋。
在视觉上,可以联想到那些表面光鲜亮丽,但内心复杂且不真诚的人。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那些甜言蜜语,但实际上并不真诚的对话。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rown-nosing”或“kissing up”,它们都用来形容通过讨好他人来获得好处的行为。
“抓乖弄俏”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特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强调了真诚和直率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识别和批判不真诚的行为,同时也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真诚和正直。
沙僧道:‘莫争讲,这里不是那抓乖弄俏之处,且进去!且进去!’
1.
【抓】
(形声。从手,爪声。本义:搔)。
同本义 。人用指甲或带齿的东西或动物用爪在物体上划过。
【引证】
唐·杜牧《读韩杜集》-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组词】
抓挠、 抓心
2.
【乖】
(会意。小篆字形,象羊角形,从“北”。从“北”,取其分背的意思。本义:背离,违背,不和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乖,戾也。 、 《贾子道术》-刚柔得适谓之和,反和为乖。 、 《楚辞·怨世》-吾独乖刺而无当兮。 、 《广雅》-乖,背也。 、 《左传·昭公三十年》-楚执政众而乖。 、 晁错《论贵粟疏》-上下相反,好恶乖迕。 、 唐·李朝威《柳毅传》-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 、 汉·王充《论衡·薄葬》-今墨家非儒,儒家非墨,各有所持,故乖不合。
【组词】
乖礼、 乖角、 乖贰、 乖背、 乖则
3. 【弄】
4.
【俏】
(形声。从人,肖声。本义:相貌美好)。
有利可图。
【引证】
老舍《骆驼祥子》-没点胆子哪能找到这么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