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2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26:01
撂开手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放开手”,通常用来表示停止做某事,不再参与或干预某事。它强调的是一种主动的、有意识的行为,即某人决定不再继续某项活动或不再对某件事情负责。
“撂开手”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撂”(放开)和“开手”(放手)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撂”有丢弃、放下的意思,而“开手”则是放手的意思。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词组合起来形成了现在的含义。
在**文化中,“撂开手”可能与“无为而治”的思想有关,即在某些情况下,不干预或少干预可能更有利于事情的自然发展。这种思想在道家哲学中有所体现,强调顺应自然规律。
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无奈或决绝的情感反应。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放弃或退出的情景,有时也可能带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撂开手”的情况,比如在团队项目中,当发现自己的干预并不能改善局面时,选择放手让团队自行解决问题,最终团队展现出了更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诗歌中,可以将“撂开手”融入到描述自然或人生的诗句中,如:
撂开手,让风自由吹过, 撂开手,让花自由绽放。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海边,面对广阔的大海,决定“撂开手”,放下所有的烦恼和负担。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旋律,表达一种放手的轻松和解脱。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et go”或“hands off”,但“撂开手”更强调一种主动的、有意识的行为,而“let go”可能更多地表达一种被动的、随时间流逝而自然发生的状态。
“撂开手”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还反映了人们在面对问题时的态度和选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图和情感。
1.
【撂】
(形声。从手,略声。本义:撇开,搁下,丢开)。
同本义。
【引证】
《红楼梦》-难道我上学去,撂得你们冷清了不成?
2.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3.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