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8:0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09:00
“优伶”一词源自古代汉语,主要指技艺高超的演员,尤其是戏曲演员。在古代,优伶通常指的是那些在宫廷或贵族府邸中表演的艺人,他们不仅擅长表演,还可能参与编剧和导演工作。
在文学作品中,“优伶”常用来形容那些技艺非凡、深受观众喜爱的演员。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戏曲研究或历史文献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同义词中,“演员”更为现代和通用,而“优伶”则带有更多的历史和文化色彩。反义词则强调了优伶与观众之间的关系。
“优伶”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优”,指的是宫廷中的艺人,而“伶”则是指擅长音乐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演变为指代所有技艺高超的表演者。
在**传统文化中,优伶不仅是表演者,还承担着传承和发扬文化的重要角色。他们的表演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是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到“优伶”,我联想到的是那些在舞台上光彩夺目、技艺超群的艺术家。这个词带有一种古典和优雅的情感,让人想到历史长河中那些不朽的艺术形象。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戏曲表演中看到一位优伶的精彩演出,那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和优伶的艺术价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优伶”:
在古老的戏台上,
优伶的歌声悠扬,
穿越时空的隧道,
唤醒沉睡的灵魂。
想象一位优伶在舞台上表演,他的动作优雅,声音悠扬,这种场景可以让人联想到古典音乐和戏剧的视觉美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actor”或“performer”,但这些词缺乏“优伶”所带有的历史和文化深度。
通过对“优伶”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不仅是表演者的代名词,更是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传承者。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艺术形式。
1.
【优】
(形声。从人,尤声。本义:古代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宋元以后,亦泛称戏曲艺人、演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倡者本训,饶者假借。-优,饶也。一曰倡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陈氏鲍氏之圉人为优。 、 《国语·晋语》-公之优曰施。 、 《国语·越语》-信谗喜优。 、 《国语·齐语》。注:“倡俳也。”-优笑在前。 、 《史记·滑稽列传》-优孟。 、 《汉书·灌夫传》。注:“谐戏者也。”-所爱倡优巧匠之属。 、 《国语》-优施曰:“…我优也,言无邮。”
【组词】
优人杂剧、 优孤、 优唱、 优语、 优歌
2.
【伶】
(形声。从人,令声。本义:古乐官名、相传黄帝时有伶伦,世掌乐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伶,弄臣也。 、 《韩诗·车邻》-寺人之伶。 、 《国语·鲁语》-令伶箫咏歌。 、 《诗·简兮序》-仕于伶官。 、 《国语·周语》-问之伶州鸠。
【组词】
伶官、 伶工、 伶伦、 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