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1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17:29
劝杯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言语或行为劝说他人饮酒。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在社交场合中,人们通过各种方式鼓励或劝说他人喝酒的行为。
在不同的语境中,“劝杯”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劝杯”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劝”和“杯”两个字组成。在古代,饮酒文化盛行,劝杯作为一种社交行为,一直延续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劝杯的方式和含义也在不断演变。
在**文化中,劝杯是一种传统的社交礼仪,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热情和尊重。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如节日、庆典或商务场合,劝杯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劝杯往往带有一种温馨和欢乐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团聚、友谊和庆祝的场景。然而,过度劝杯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如酒后失态或健康问题。
在个人生活中,劝杯可能是一种常见的社交行为。例如,在家庭聚会或朋友聚餐时,人们可能会互相劝杯,增进感情。
在诗歌中,劝杯可以被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如:
月光下,酒杯轻碰, 劝杯声中,岁月悠悠。 友情如酒,愈久愈醇, 共饮一杯,心意长留。
劝杯的场景往往伴随着欢声笑语和酒杯碰撞的声音,给人以温馨和欢乐的视觉与听觉联想。
在不同文化中,劝杯的行为和含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西方文化中的“toast”(祝酒)也是一种类似的社交行为,但可能更注重表达祝福和感谢。
通过对“劝杯”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劝杯不仅是一种社交行为,也反映了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类词汇对于提升沟通效果和丰富表达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
【劝】
(形声。从力,雚(guàn)声。简化字中“又”仅是一个符号。本义:勉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劝,勉也。 、 《周礼·丧祝》。司农注:“劝防引柩也。”-劝防之事。 、 《战国策·秦策》。注:“进也”。-则楚之应之也,必劝。 、 《左传·宣公四年》-子文无后,何以劝善? 、 《左传·成公二年》-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 、 《庄子·天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 、 《史记·货殖列传》-各劝其业。 、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所以劝之。
【组词】
劝进、 劝蚕、 劝戒、 劝相、 劝掖、 劝督、 劝奖、 劝劳、 劝农、 劝慕、 劝惩
2.
【杯】
(形声。从木,不声。本义:盛酒、茶或其他饮料的器皿)。
同本义,也称“耳杯”。
【引证】
《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注:“杯,盘盎盆盏之总名也。”-执觞觚杯豆而不醉。 、 《礼记·玉藻》-杯圈不能饮焉。 、 唐·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
【组词】
茶杯;杯茗、 杯酒戈矛、 杯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