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6:25
词汇“乳彘”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乳彘”进行深入分析:
“乳彘”字面意思是指哺乳期的猪。其中,“乳”指的是哺乳,即动物在生育后通过乳房分泌乳汁喂养幼崽的行为;“彘”是古代对猪的称呼。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乳彘”可能会被用来描述农村生活或自然景象,尤其是在描写田园风光或农家生活的诗文中。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除非是在非常古雅或特定的文学创作中。
“乳彘”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彘”在古代文献中常用作猪的代称。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常用“母猪”或“哺乳期的猪”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在古代农业社会中,猪是重要的家畜之一,乳彘作为正在哺乳的猪,可能在当时的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在农村社会中。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变,这个词汇逐渐淡出了日常语言的使用。
对于现代人来说,“乳彘”可能会带来一种古朴、田园的联想,可能会让人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和自然的美好。然而,由于这个词汇的古雅和罕见,它也可能给人一种陌生和遥远的感觉。
由于“乳彘”在现代生活中几乎不再使用,个人可能很难遇到与这个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如果要在现代语境中使用这个词汇,可能需要特定的文学创作或学术研究背景。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使用“乳彘”来营造一种古朴的氛围,例如: “晨曦微露,乳彘卧于青草之间, 岁月静好,时光仿佛倒流千年。”
由于“乳彘”是一个较为抽象和古雅的词汇,它可能不会直接引发强烈的视觉或听觉联想。然而,如果结合古代农村的图像或自然的声音,可能会更好地体现这个词汇的意境。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乳彘”的词汇,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特定的古代汉语表达。如果要翻译,可能需要使用更通用的表达,如“nursing pig”(英语)。
“乳彘”作为一个古雅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汉语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汉语的演变和文化背景。在特定的文学创作或学术研究中,恰当地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作品的深度和韵味。
1.
【乳】
(会意。从孚)。甲骨文中象手抱婴儿哺乳形。“孚”是以爪抱子哺乳。本义:生子,生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及鸟生子曰乳,兽曰产。 、 《书·尧典》传-乳化曰孽。 、 《尸子》-胎生曰乳。 、 《史记·扁仓传》-菑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 、 《吕氏春秋·音初》-主人方乳。 、 《汉书·李广苏建传》-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组词】
乳子、 乳舍、 乳妇、 乳卵(产(下)蛋、 乳抱
2.
【彘】
(象形。小篆字形。矢声,其余象猪头、脚。本义:彘本指大猪,后泛指一般的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彘,豕也。后蹏废谓之彘。 、 《小尔雅》-彘,猪也。 、 《礼记·月令》。注:“水畜也。”-食黍与彘。 、 《贾子胎教》-彘者,北方之牲也。 、 《西山经》。注:“貆猪也。吴楚呼鸾猪。”-竹山有兽焉,名曰毫彘。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故明主表信,如曾子杀彘也。 、 《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 、 《史记·项羽本纪》-赐之彘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