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5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58:33
词汇“敛芒”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敛”和“芒”。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敛芒”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敛芒”字面意思是指收敛光芒或锋芒。在汉语中,“敛”意味着收敛、隐藏或减少,而“芒”通常指物体的尖端或锋利的部分,也可以比喻为才华、锐气等。因此,“敛芒”整体上指的是隐藏自己的锋芒或才华,不轻易显露。
“敛”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有收敛、收集的意思,而“芒”字则指植物的尖端或锋利的边缘。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敛芒”这个词汇,用以形容隐藏或收敛自己的锋芒或才华。
在**传统文化中,谦虚和内敛被视为美德。因此,“敛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即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才华或成就,保持谦逊的态度。
“敛芒”给人一种沉稳、深思熟虑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背后默默努力,不轻易展示自己实力的人。这种特质在某些情况下被视为成熟和智慧的象征。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在团队中总是敛芒,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提出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这种行为赢得了团队的尊重和信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敛芒”:
在夜的深渊里,星辰敛芒,
等待黎明的呼唤,绽放光芒。
“敛芒”可以联想到夜晚的星空,星星在夜空中看似隐藏了自己的光芒,但在黑暗中依然闪烁着微弱的光辉。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期待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lay low-key”或“keep a low profile”,意思是在某些情况下选择不显露自己的能力或意图。
通过对“敛芒”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方式,也反映了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意图。
1.
【敛】
(形声。从攴(pū),佥(qiān)。本义:收集,聚集)。
同本义(收集的对象是物,常是财物)。
【引证】
《说文》-敛,收也。 、 《周礼·夏官·缮人》。注:“敛,藏也。”-既射则敛之。 、 《汉书·食货志》-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敛赀财以送其行。
【组词】
敛局、 敛衣
2.
【芒】
(形声。从艸,亡声。本义:谷类植物种子壳上或草木上的针状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锴曰:“谓麦谷为芒种是也。”-芒,草耑也。 、 《周礼·地官·稻人》。郑众注:“芒种,稻麦也。”-种之芒种。 、 《白虎通·五行》-芒之为言萌也。 、 潘岳《射雉赋》-麦渐渐以擢芒。(擢芒:长出麦芒。)
【组词】
芒茅、 芒履、 芒鞋、 芒刺、 芒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