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0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00:45
吊楼:吊楼是一种建筑结构,通常指的是悬挂在悬崖边或山坡上的楼房,或者是建筑的一部分悬挑在主体结构之外,依靠支撑结构悬挂。在**,吊楼尤其指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如侗族、苗族等特有的建筑形式,这些吊楼多建在山坡上,具有防潮、防盗、防兽等特点。
吊楼一词源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汉语吸收并广泛使用。在建筑学的发展中,吊楼的设计和结构也在不断演变,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功能需求。
吊楼不仅是居住空间,也是侗族、苗族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这些民族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及他们在建筑技术上的智慧。
吊楼给人一种神秘和原始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远离尘嚣的山村生活,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
在旅行中,我曾亲眼见到过侗族的吊楼,那种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景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这些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描述吊楼:“山间悬挂的梦,层层叠叠的诗,吊楼静默,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想象一幅画面:夕阳下,吊楼在山坡上投下长长的影子,远处传来悠扬的民族歌声,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而深远。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建筑结构可能被称为“悬空屋”或“山间别墅”,但吊楼在**西南地区的特定文化背景下,具有更加丰富的民族和历史意义。
吊楼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它让我认识到建筑与文化、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启发我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更加注重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1.
【吊】
(吊为弔的俗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矰(zēng)缴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怕禽兽要来吃,连送丧的亲友都带着弓箭前来帮助驱除。本义:悼念死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弔,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敺禽。 、 《礼记·曲礼》-知生者弔,古弔辞曰,如何不淑。 、 贾谊《吊屈原赋》-敬吊先生。
【组词】
吊纸、 吊问、 吊死、 吊祠
2.
【楼】
(形声。从木,娄声。本义:楼房,两层以上的房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楼,重屋也。 、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 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组词】
教室楼;办公楼;科技楼;楼额、 楼观、 楼外楼、 楼角、 楼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