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1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14:45
幕下: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舞台上的幕布被拉下,通常用来表示戏剧、电影或其他表演活动的结束。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比喻性地表示某个**、活动或阶段的结束。
“幕下”一词源自戏剧术语,最初指的是舞台上的幕布被拉下,后来逐渐被引申为各种结束的象征。在语言的发展中,它保持了其原始的视觉形象,同时也获得了更抽象的含义。
在戏剧文化中,“幕下”是一个重要的符号,它不仅标志着演出的结束,也常常被用来象征人生阶段的转换或重大**的终结。在社会生活中,它也被用来比喻性地表示各种形式的结束。
“幕下”这个词给人一种结束和完成的情感反应,它可能伴随着放松、满足或遗憾。在联想上,它让人想到戏剧的最后一幕,以及随之而来的宁静或新的开始。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观看一场精彩的戏剧后,感受到“幕下”带来的情感冲击,那是一种混合了满足和期待的情绪。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幕下”:
随着夜的幕下,星辰开始它们的独白, 在寂静的舞台上,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视觉上,“幕下”让人联想到剧院中缓缓降下的红色幕布,听觉上则是观众席中逐渐安静下来的声音,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掌声。
在英语中,“curtain falls”或“curtain call”可以对应“幕下”的概念,它们在英语戏剧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象征意义。
“幕下”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代表了物理上的结束,也常常被用来比喻人生或*的转折点。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和深刻含义。
1.
【幕】
(形声。从巾,莫声。本义:覆布,帐篷的顶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幕,帷在上曰幕。 、 《谷梁传·定公十年》-舞于鲁君之幕下。 、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幕有乌。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 《战国策·齐策一》-举袂成幕。(袂:mèi:袖子)
【组词】
幕幕、 幕燕、 幕下
2.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