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4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43:56
守静:字面意思是指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不被外界干扰。基本含义是指在行为上保持冷静、沉着,在思想上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守静”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守”意味着保持或守护,“静”则指平静或宁静。在古代文献中,如《老子》等哲学著作中,“守静”常被用来描述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或精神境界。
在**传统文化中,“守静”与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相呼应,强调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在现代社会,这一概念也被用来倡导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
“守静”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平和、安宁和放松。它让人联想到宁静的湖泊、静谧的夜晚或是深邃的森林,是一种远离喧嚣、回归内心的感觉。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面对重大决策时尝试守静,通过冥想和深呼吸来平复内心的焦虑,这帮助我更清晰地思考和做出选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守静”:
在喧嚣的尘世中,我守静如石,
内心的湖泊,波澜不惊。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erenity”或“calmness”,它们都强调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但在使用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守静”是一个富有哲学意味的词汇,它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精神追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学会守静对于保持心理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学和分析,“守静”这一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
1.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2.
【静】
(形声。从青,争声。本义:彩色分布适当)。
安静;宁静。
【引证】
《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 、 《国语·晋语》-宵静女德,以伏蛊慝。 、 《吕氏春秋·音律》-本朝不静。 、 《吕氏春秋·审分》-静乃明几。 、 《诗·郑风·女曰鸡鸣》-莫不静好。 、 晋·支遁《八关斋会诗序》-清和肃穆,莫不静畅。
【组词】
静雅、 静鞭、 静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