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2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26:19
坏事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不良的、有害的、不道德的或造成负面影响的行为或**。它通常用来描述那些违背社会规范、法律或道德标准的行为。
“坏事”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字面意思是“不好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负面或有害的行为。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坏事”的定义和评价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某些行为在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视为坏事,在另一种文化中则可能被接受或甚至鼓励。
“坏事”这个词通常会引起负面情感,如厌恶、恐惧或悲伤。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犯罪、欺骗或伤害等负面行为。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或做出一些坏事,这些经历可能会影响我们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例如,一次不诚实的言行可能会让人长时间感到内疚。
在诗歌中,“坏事”可以被用来象征人性的阴暗面或社会的腐败:
在黑暗的角落里,坏事悄然生长, 如同毒藤缠绕着无辜的灵魂。
在不同语言中,“坏事”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通常是相似的。例如,英语中的“bad deed”或“evil act”,法语中的“mauvaise action”。
“坏事”这个词在我们的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们识别和评价不良行为,促进社会规范和法律的遵守。通过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和社会,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1.
【坏】
(形声。从土,褱(huái)声。古代建筑物主要以土建造,故从“土”。本义:倒塌(指建筑物遭到破坏)。按:古代“坏”与“壞”是音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坏”,本读作pēi,是个从土、不声的形声字,指“未烧过的砖瓦、陶器”。现在“壞”简化为“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毁也。-坏,败也。 、 《尔雅·释诂》-坏,毁也。 、 《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坼也,自颓曰坏。”-坠坏城郭。 、 《左传·文公十三年》-大室之屋坏。 、 《论衡·佚文》-恭公坏孔子宅以为宫。 、 《韩非子·说难》-天雨墙坏。 、 《吕氏春秋·察今》-而坏都舍。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室坏不修。
【组词】
坏山、 坏决、 坏溃、 坏压、 坏裂、 坏颓
2.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