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1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1:45
煮豆燃萁 的字面意思是煮豆子时用豆萁(豆的茎秆)作为燃料。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困境中互相残害,比喻兄弟之间的不和或内部争斗。
在文学作品中,煮豆燃萁 常用来形容兄弟间的矛盾和冲突,如曹植的《七步诗》中“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家庭或组织内部的矛盾时,可能会被引用。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权力斗争或内部冲突的案例。
同义词:同室操戈、兄弟阋墙 反义词:和睦相处、兄弟相亲
煮豆燃萁 源自曹植的《七步诗》,这首诗通过煮豆和燃萁的比喻,表达了兄弟相残的悲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描述任何形式的内部冲突。
在文化中,强调家庭和谐与兄弟情谊。煮豆燃萁** 这个成语反映了社会对于内部矛盾和冲突的负面看法,强调了团结和和谐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常常引起人们对家庭和亲情关系的深思,以及对内部冲突的悲哀和无奈。它提醒人们珍惜亲情,避免不必要的争斗。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目睹过家庭成员因为财产问题而产生争执,这种情况下,煮豆燃萁 这个成语非常贴切地描述了那种局面。
在创作一首关于家庭冲突的诗时,可以使用“煮豆燃萁”来增强情感表达:
家灯下,煮豆燃萁,
兄弟泪,何以成河?
昔日情,今何在?
唯愿和,不再燃萁。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古老的厨房里,豆子在锅中煮沸,豆萁在火中燃烧,背景音乐是悲伤的古筝曲,这样的场景和音乐能够很好地传达出煮豆燃萁 的情感内涵。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utting off one's nose to spite one's face”,虽然含义不同,但都表达了因小失大的内部冲突。
煮豆燃萁 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内部冲突的悲剧性,提醒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追求和谐与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和理解。
1.
【煮】
(形声。从火,者声。本义:把东西放在有水的锅里加热使熟) 同本义。
【引证】
《汉书》-东煮海水为盐。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又。
【引证】
、 杜荀鹤《山中寡妇》-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 《水浒传》-若是射得下来,村房人家,讨些水,煮瀑得熟,也得充饥。
【组词】
煮瀑、 煮爆、 煮汤、 煮海、 煮井、 煮汁、 煮酒、 煮雪
2.
【豆】
(象形。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汉字部首之一,从“豆”的字或与食器有关。或与豆类有关。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同本义。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
【引证】
《说文》-豆,古食肉器也。 、 《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
3.
【燃】
(形声。从火,然声。“然”有表意作用。本作“然”。“燃”是后起字。本义:燃烧)。
同本义。
【引证】
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组词】
燃藜图、 燃灰、 燃灼、 燃顶
4. 【箕】 ——见“簸箕”(bò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