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7:53
“枯茎朽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指的是干枯的茎秆和腐朽的骨头。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极度衰败或人极度衰老、无用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枯茎朽骨”常用来描绘荒凉、破败的景象,如废弃的庭院、荒芜的田野等。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年老体衰,失去了活力和作用。在专业领域,如医学或生物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生物组织的退化状态。
“枯茎朽骨”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枯茎”和“朽骨”两个词组合而成,形象地描绘了衰败的状态。在古代文学中,这个成语就已经被广泛使用,至今含义基本未变。
在**传统文化中,“枯茎朽骨”常与自然界的循环和生命的无常相联系。它反映了人们对生命周期和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对衰老和死亡的哲学思考。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一种凄凉、哀伤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荒凉的景象和无助的老人,引发对生命脆弱性和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探访废弃的村庄时,看到满地的枯茎朽骨,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类活动的短暂。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刀,刻下枯茎朽骨,唯有记忆,在风中轻轻诉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荒芜的田野,干枯的茎秆和腐朽的骨头散落一地。听觉上,可能伴随着风声和远处乌鸦的叫声,增添一种凄凉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skeleton in the closet”,虽然含义不同,但都带有衰败和隐秘的意味。
“枯茎朽骨”这个成语深刻地描绘了衰败和无用的状态,它在文学和日常表达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我更加理解了汉语成语的丰富性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的词汇量,提升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薛公、充国非有风角写占之胜、~之技,亦惟心定而虑审耳。
1.
【枯】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枯,槁木也。 、 《礼记·月令》-草木蚤枯。 、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唐·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 、 《资治通鉴》-载燥荻枯柴。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菀枯顷刻。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八月禾未枯。
【组词】
枯荣、 枯凋、 枯索、 枯梧、 枯鱼、 枯腊
2.
【茎】
(形声。从艸,巠声。本义:植物的主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茎,枝柱也。谓众枝之主。 、 《广雅》。按,字从艸,艸曰茎,木日干。散文则草木枝亦皆曰茎。-茎,本也。 、 《荀子·劝学》-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
【组词】
块茎;根茎;球茎;鳞茎;地上茎;地下茎;茎立、 茎英
3.
【朽】
(形声。从木,丂(kǎo)声。本义:腐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朽,腐也。 、 《诗·周南·良耜》。释文:“烂也。”-荼蓼朽止。 、 《礼记·月令》。注:“气若有若无为朽。”-其臭朽。 、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论语》-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组词】
朽索、 朽壤、 朽木不可雕、 朽木生花
4.
【骨】
尚未开放的花朵。
表示声、形、动作。
【组词】
骨都都、 骨骨农农、 骨辘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