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9:03
谓沉湎昏迷。
1.
【耽】
(形声。从耳,冘(yín)声。本义:耳朵大而且下垂) 同本义。
【引证】
《淮南子·地形》。高注:“耽耳,耳垂在肩上。”-夸父耽耳。
【组词】
耽毵
沉溺。
【引证】
《诗·卫风·氓》-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 《诗·卫风·氓》。传:“乐也。”-士之耽兮。 、 《礼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 、 《书·无逸》-惟耽乐之从。 、 《韩非子·十过》-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 李白《赠闾丘处士》-且耽田家乐。
【组词】
耽着、 耽思深思,潜心研究探讨;耽乐
2.
【昏】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昏,日冥也。 、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 《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 、 《楚辞·思美人》-与曛黄以为期。 、 吴均《与朱元思书》-在昼犹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昏晨之往来。 、 清·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
【组词】
昏旦、 昏晚、 昏黄
引申为昏暗;无光。
【引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过午已昏。
【组词】
昏邓、 昏邓邓、 昏曚、 昏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