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3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33:13
词汇“奉询”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奉”和“询”。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奉询”字面意思是指恭敬地询问或请教。其中,“奉”表示恭敬、遵从的态度,“询”则是询问、请教的意思。
“奉”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是双手捧物,引申为恭敬、遵从。“询”字则较晚出现,原意是询问、请教。两者结合形成“奉询”,强调了询问时的恭敬态度。
在**传统文化中,尊敬长辈和上级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因此,“奉询”体现了这种尊敬和谦逊的文化传统。
“奉询”给人一种庄重、正式的感觉,联想到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权威的敬畏。
在学术研究中,我经常需要奉询导师的意见,这种恭敬的态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思绪万千,奉询星辰,何以解忧?”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学者恭敬地向智者请教的场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安静的图书馆中,学者轻声询问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eek advice with respect”或“consult with deference”,强调了尊敬的态度。
“奉询”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汇,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权威的敬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奉询”可以增强语言的正式性和庄重感。
1.
【奉】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同: 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奉,承也。 、 《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 、 《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组词】
奉书;奉地图;奉手
2.
【询】
(形声。从言,旬声。本义:询问,请教)。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今因经无以询为问罪字,遂用讯不用询,其实讯询一字也。 、 《虞书》-询事考言。 、 《诗·小雅·皇皇者华》-周爰咨询。 、 《诗·大雅·皇矣》-询尔仇方。 、 《左传·襄公四年》-咨亲为询。 、 《国语·晋语》-询于八虞。 、 《左传·成公十三年》-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 、 《国语》-咨才为诹,咨事为谋,咨义为度,咨亲为询。 、 马中锡《中山狼传》-民俗,事疑必询三老。 、 宋·王安石《上时政疏》-苟无至诚恻怛忧天下之心,则不能询考贤才,讲求法度。
【组词】
询悉、 探询、 咨询、 询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