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1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19:52
词汇“浪谑”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浪”和“谑”。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浪谑”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浪谑”字面意思是指轻浮、不严肃的玩笑或戏谑。其中,“浪”常指放荡、不羁,而“谑”则指开玩笑、戏弄。结合起来,“浪谑”通常指带有一定轻浮或不严肃性质的玩笑行为。
“浪谑”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并不常见,更多是在现代汉语中被使用。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对于玩笑和戏谑的态度也在变化,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和含义可能会有所调整。
在**传统文化中,严肃和庄重被视为美德,而“浪谑”可能被视为不成熟或不恰当的行为。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于个性和自由表达的重视,“浪谑”有时也被看作是一种轻松和幽默的表达方式。
“浪谑”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轻松、幽默的氛围,但也可能让人感到不严肃或不尊重。个人对“浪谑”的情感反应可能取决于具体的语境和个人的价值观。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浪谑”来形容那些过于轻浮或不恰当的玩笑,尤其是在需要保持严肃和专业性的场合。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浪谑”:
春风拂面,浪谑的笑语在耳边回荡,
轻佻的言辞,如同蝴蝶翩翩飞翔。
想象一幅画面:一群年轻人在阳光下嬉笑打闹,他们的笑声和轻快的对话构成了“浪谑”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flippant”或“facetious”来描述类似的轻浮和不严肃的态度。
通过对“浪谑”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多重含义和使用场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态度,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表达。
1.
【浪】
波浪,水因风吹、石激而形成的涌动。
【引证】
《世说新语·雅量》-风起浪涌。 、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左思《魏都赋》-温泉毖涌而自浪。
【组词】
风浪、 激浪、 浪波、 浪淘淘
放荡;放纵。
【引证】
《诗·邶风·终风》-谑浪笑敖。
【组词】
浪弟子、 浪事、 浪荡鬼
2.
【谑】
(形声。从言,虐声。本义:尽兴地游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谑,戏也。 、 《尔雅》-谑,浪笑。 、 《诗·卫风·淇奥》-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 《朱子全书》-此乃今之轻薄子,好作谑词,嘲乡里之类,为一乡所疾苦者。 、 李白《将进酒》-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姿欢谑。
【组词】
谑亲、 姿欢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