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3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36:18
完人:字面意思是指完美无缺的人,即在道德、能力、品质等方面都没有任何瑕疵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完人”几乎不存在,因此这个词更多地用于理想化或夸张的语境中。
“完人”一词源自汉语,由“完”和“人”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完”有完整、完美的意思,而“人”指人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没有太大变化,但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因为它更多地被视为一种理想化的概念。
在**传统文化中,“完人”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君子”概念相联系,强调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更多地被用来批判或讽刺那些自认为完美无缺的人。
“完人”这个词带有一种理想化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完美、高尚和不可及的形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个词也可能引发一种讽刺或不信任的情感反应,因为人们普遍认识到没有人是真正完美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自称为“完人”,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比较好。这种自我标榜往往引起他人的反感,因为它忽略了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的事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完人”:
在梦的边缘,他站立如完人,
光芒四射,无瑕无疵。
但现实的风,吹散了幻影,
揭示了凡人的真实面目。
在英语中,“完人”可以对应为“perfect person”或“paragon”。然而,“paragon”更多地用于文学和正式语境中,而“perfect person”则更通俗。在不同文化中,对完美的追求和理解也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对完美的理想化追求。
“完人”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提醒我们追求完美但也要接受现实的不完美。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应该避免过度理想化或自以为是,而是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这才是真实的人性。
1.
【完】
(形声。从宀(mián),元声。“宀”与房屋有关。本义:完备,完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完,全也。 、 《荀子·劝学》-巢非不完也。 、 《荀子·议兵》-完全富足而趋赵。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 、 《三国志·华佗传》-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 、 《战国策·秦策一》-不如伐蜀之完也。 、 贾谊《治安策》-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 、 宋·苏洵《六国论》-不能独完。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无一完者。
【组词】
完计、 完完、 完充、 完锐、 完块、 完篇、 完丽、 完垒、 完名、 完书、 完德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