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5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58:12
词汇“憀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或方言词汇。经过查询,发现“憀栗”在古汉语中可能指的是因寒冷或恐惧而颤抖的样子,类似于“战栗”或“颤抖”的意思。然而,由于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极低,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未收录,因此对其的分析将主要基于古汉语的语境。
“憀栗”的字面意思是指因寒冷或恐惧而身体颤抖的状态。
在古汉语中,“憀栗”可能出现在描述寒冷天气或恐怖场景的文学作品中,用以形容人物的身体反应。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可能在一些古文研究或特定方言中偶尔出现。
“憀栗”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古汉语中的一个形容词,用以描述因寒冷或恐惧而产生的身体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更常用的词汇如“战栗”、“颤抖”所替代。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使用“憀栗”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场景的氛围,使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寒冷或恐惧的气氛。
提到“憀栗”,可能会联想到寒冷的冬夜或恐怖的电影场景,带来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感反应。
由于“憀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个人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这个词汇。
在创作一首描写冬夜寒冷的诗中,可以使用“憀栗”来增强氛围: “寒风刺骨夜深沉,行人憀栗步履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冬夜寒冷的画面,人们因寒冷而憀栗;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低沉、紧张的音乐来增强“憀栗”带来的恐惧感。
由于“憀栗”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古汉语词汇,其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憀栗”作为一个古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汉语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并在适当的场合运用,增加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
1.
【憀】
悲伤。
【引证】
《说文》-憀,憀然也。从心,尞声。 、 陆龟蒙《自遣》-谁使寒鸦意绪娇,云晴山晚动情憀。
【组词】
憀戾、 憀恨、 憀栗、 憀憀
清楚。
【引证】
嵇康《琴赋》-新声憀亮。 、 潘岳《笙赋》-勃慷慨以憀亮。
【组词】
憀亮
2.
【栗】
(会意。甲骨文象结了果实的栗树形。本义:木名。果实也称栗,可食)。
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叫栗子,果仁味甜,可以吃。木材坚实,供建筑和制器具用;树皮可供鞣皮及染色用;叶子可喂柞蚕。
【引证】
《说文》-栗,栗木也。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公羊传·文公二年》-练主用栗。 、 《论语》-哀公同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组词】
栗主、 栗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