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3:12
“天有不测风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天空中的天气变化难以预测。基本含义是指事情的发展和变化往往出人意料,不可预测,常用来比喻人生或世事多变,难以预料。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原意是指天上的风云变化难以预测,后来引申为人生的吉凶祸福也难以预料。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生无常的认识,强调了顺应自然和接受变化的智慧。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一种对未知的敬畏和对变化的接受态度。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有应对突发**的准备和心态。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计划好的户外活动因为突如其来的暴雨而取消,那时我深刻体会到了“天有不测风云”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天有不测风云,人生多变幻,心若止水,波澜不惊。”
想象一幅画面:乌云密布的天空,雷声隆隆,这正是“天有不测风云”的视觉表现。听觉上,雷声和风声交织,增强了这种不可预测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Life is full of surprises”或“You never know what life has in store for you”,都表达了类似的不确定性和变化。
“天有不测风云”这个成语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时,要保持灵活和适应性,这也是我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需要不断学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这实在是叫作‘~’,她的男人是坚实人,谁知道年纪青青,就会断送在伤寒上?
三国时期,曹操屯兵赤壁欲进攻东吴,周瑜与孔明商量用火攻,可此时季节已过没有东南风。周瑜气得生病,孔明去看他,他说:“人有旦夕祸福。”孔明说:“天有不测风云。”并送他“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于是刮起了东风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有】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测】
(形声。从水,则声。本义:度量水的深浅)。
度量;测量。
【引证】
《说文》-测,深所至也。 、 《周礼·大司徒》。注:“犹度也。”-测土深。 、 《礼记·乐记》。疏:“知也。”-穷高极远,而深深厚。 、 《礼记·少仪》。注:“意度也。”-毋测未至。 、 《国语·晋语》。注:“度也。”-抑欲测吾心也。 、 《韩非子·主道》-大不可量,深不可测。
【组词】
测海、 测景、 测汽车的速度;测房子的高度;测地、 测步
5.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6.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