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5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59:05
词汇“枭除”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和古风的词汇,主要用于书面语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枭除”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枭除”的字面意思是“斩首并悬挂示众”,其中“枭”指的是古代刑罚中将犯人的头斩下并悬挂示众的行为,“除”则有去除、消灭的含义。因此,“枭除”整体上指的是通过斩首来消灭或惩罚某人。
在文学作品中,“枭除”常用于描述古代刑罚或战争中的残酷场景,用以强调权威的严厉和敌人的彻底消灭。在口语和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使用,因为它带有浓厚的历史和法律色彩。
“枭除”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枭”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猫头鹰,后引申为斩首示众的刑罚。随着时间的推移,“枭除”逐渐成为描述严厉刑罚的专用词汇。
在**古代,枭除是一种极端的刑罚手段,常用于对付叛国者或重大罪犯,用以警示他人,维护社会秩序和皇权权威。这种刑罚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严酷和权威的绝对性。
“枭除”一词给人以严肃、残酷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古代刑罚的严酷和生命的脆弱。它提醒人们法律的威严和历史的沉重。
在现代社会,“枭除”一词几乎不再使用,但在学*历史或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法律和文化。
在创作中,可以将“枭除”用于描述古代战争或刑罚的场景,增强作品的历史感和紧张氛围。
结合古代刑场的图片或描述刑罚执行时的声音,可以更生动地展现“枭除”的残酷和严肃。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刑罚手段也有出现,如西方的斩首刑罚,但其具体名称和执行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枭除”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古代法律和社会文化。在学*语言和历史时,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库,增强我们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1.
【枭】
(会意。从鸟,头在木上。本义:指一种恶鸟,捕捉后悬头树上以示众)。
猫头鹰。
【引证】
《说文》-枭,不孝鸟也。日至捕枭磔之,从枭头在木上。 、 《汉书·郊祀志》。注:“孟康曰,枭鸟食母,破镜兽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如淳曰,汉五月五日作枭羹以赐百官。”-用一枭破镜。 、 《诗·大雅·瞻卬》-为枭为鸱。 、 《汉书·司马相如传》-射游枭。 、 《汉书·郊祀志》-鸱枭群翔。 、 唐·白居易《凶宅》诗-枭鸣松桂枝。
【组词】
枭奴、 枭獍
2.
【除】
(形声。从阜,余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宫殿的台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阶级如山石之高下,故从阜。-除,殿阶也。 、 《汉书·王莽传》-自前殿南下椒除。 、 张衡《东京赋》-登自东除。 、 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除绿,草色入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