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1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0:19
词汇“楞伽僧”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对这个词汇的分析可能会比较有限。以下是基于可能的解释进行的分析:
“楞伽僧”可能是指修行楞伽经的僧人。楞伽经是**经典之一,全称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是禅宗的重要经典之一。因此,“楞伽僧”可能特指那些专注于研究或修行这部经典的僧侣。
在文化或禅宗领域,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指代那些深入研究楞伽经的僧人。在文学作品中,如果涉及到或禅宗的主题,这个词汇可能会被用来描绘角色的修行背景或精神追求。
同义词可能包括“禅僧”、“佛僧”等,这些词汇都指代修行**的僧人,但“楞伽僧”更具体地指向修行特定经典的僧人。反义词可能不太适用,因为这个词汇非常特定。
“楞伽”源自梵文“Lankāvatāra”,意指“楞伽岛的”,而“僧”则是指僧人。这个词汇可能是随着**经典的翻译和传播而进入中文的。
在**文化中,楞伽经被视为深奥的教义,因此“楞伽僧”可能被视为有深厚修行背景和知识的僧人。
对于熟悉**文化的人来说,“楞伽僧”可能唤起对深奥教义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敬畏。
由于这个词汇的特定性,个人应用可能较少,除非个人有特定的**或文化背景。
在创作中,可以将“楞伽僧”作为一个角色,描绘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修行和挑战,以此探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
结合**音乐或禅宗的冥想音乐,可以增强对“楞伽僧”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如宁静的寺庙、僧人的诵经声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指代修行特定**经典的僧人,如梵文的“Lankāvatāra Sūtra Bhiksu”。
“楞伽僧”是一个特定且不太常见的词汇,它涉及到*文化和禅宗的深奥教义。对于语言学者来说,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和表达。
1.
【楞】
失神、发呆。
【引证】
干宝《搜神记》-班惊楞,逡巡来答。
【组词】
楞子眼、 楞楞 、 楞神、 楞然、 楞中楞、 楞柯柯
2.
【伽】
(形声。从人,加声。翻译佛经多用为人名,故从“人”)。
梵语僧加蓝摩的略称,佛教寺院的通称
【引证】
《英烈传》-我不如走到伽蓝殿中,问个终生的吉凶。
3.
【僧】
(形声。从人,曾声。本义:和尚)。
同本义 指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俗称“和尚”,梵语“僧伽(samgha)”的省称。
【引证】
韩愈《山石》-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组词】
僧行、 僧众、 僧录司、 僧雏、 僧寮、 僧居、 僧衲、 僧靿袜儿、 僧正、 僧官、 僧纲、 僧腊、 僧伽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