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6:04
“犀璧”一词由两个汉字组成:“犀”指的是犀牛,一种强壮且具有独特角的动物;“璧”则是指古代的一种玉器,通常呈圆形,中间有孔,象征着权力和财富。因此,“犀璧”字面意思可能是指用犀牛角制成的玉璧,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并不常见,可能更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中,象征着珍贵和权力。
在文学作品中,“犀璧”可能被用来形容非常珍贵或强大的物品,尤其是在描述古代帝王或贵族的宝物时。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讨论中。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历史学,可能会提到“犀璧”来具体指代某种古代文物。
“犀璧”一词的词源可能与古代对犀牛角的崇拜和玉器的珍贵有关。在古代,犀牛角被认为有药用价值,而玉器则是贵族和皇室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逐渐从实际物品的描述转变为象征性的词汇。
在文化中,玉器一直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美德和高贵。犀牛角则因其稀有和传说中的药用价值而被珍视。因此,“犀璧”可能在古代文化中代表着极高的地位和财富。
提到“犀璧”,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辉煌和神秘,以及对珍贵物品的敬畏和向往。这个词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兴趣和尊重。
由于“犀璧”不是一个日常使用的词汇,个人可能不太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或使用它。然而,在参观博物馆或阅读历史书籍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从而增加对古代文化和文物的了解。
在创作一首诗或故事时,可以将“犀璧”作为一个神秘的宝物,赋予它特殊的力量或意义,以此来吸引读者的兴趣并增加故事的深度。
想象一块精美的玉璧,上面雕刻着犀牛的图案,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玉石的光泽。这种视觉形象可能会伴随着对古代音乐或宫廷乐曲的联想,增强整体的古典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犀璧”的词汇,但类似的象征性物品,如印度的宝石或欧洲的皇冠珠宝,也可能代表着类似的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犀璧”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不仅能够增加语言的丰富性,还能够加深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尊重。在学*语言和表达时,这样的词汇能够提供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创作灵感。
1.
【犀】
犀牛。
【引证】
《说文》-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从牛,尾声。 、 《尔雅》郭注-犀,似水牛,猪头,大腹,庳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一顶上,一额上,一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椭,好食棘,亦有一角者。 、 《国语·越语》。注:’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有水犀。水犀之皮有珠甲,山犀则无。”-水犀之甲。 、 《汉书·平帝纪》-黄支国献犀牛。 、 《周书·王会篇》。按,犀角搅汤解诸毒药。-正南以文献为献。 、 《墨子·公输》-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
【组词】
犀牛望月、 犀分
犀牛皮。
【引证】
张逸少《北征凯旋诗》-犀衣颁七校,骏骑给千屯。
【组词】
犀帖、 犀革
2.
【璧】
(形声。从玉,辟声。本义: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璧,瑞玉环也。 、 《尔雅·释器》。注:“肉边好孔。玉人,璧好三寸。”-肉倍好谓之璧。 、 《白虎通》-璧者,方中圆外。 、 《书·顾命》。郑注:“大璧,度尺二寸。”-宏璧。 、 《周礼·大宗伯》-以苍璧礼天。 、 《诗·卫风·淇奥》-如圭如璧。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组词】
璧不可以防寒、 璧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