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2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23:41
合议庭:合议庭是指在法院审判活动中,由多名法官组成的审判组织,负责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合议庭的成员通常包括一名审判长和若干名审判员,他们共同讨论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以多数意见形成判决结果。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合议庭可能被用来象征正义的裁决或复杂的决策过程。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合议庭一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在讨论法律问题或法庭剧时可能会提及。 专业领域:在法律领域,合议庭是审判活动的核心,涉及案件审理的各个方面。
同义词:审判团、审判委员会 反义词:独任法官(指单一法官审理案件)
词源:合议庭一词源自拉丁语“consilium”,意为“会议”或“商议”,后演变为现代法律术语。 演变:随着法律体系的发展,合议庭的组成和职能也在不断完善和规范化。
意义和影响:合议庭体现了法律的集体智慧和公正性,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感反应:合议庭往往让人联想到严肃、公正和权威。 联想:在观看法庭剧或新闻报道时,合议庭的形象常常与正义的实现联系在一起。
经历或故事:在参与模拟法庭活动时,我深刻体会到了合议庭在确保判决公正性方面的重要性。
诗歌:
在庄严的法庭上,合议庭齐聚,
法官们的心,如明镜般清澈。
真理的光芒,在辩论中闪耀,
正义的判决,终将照亮黑暗。
视觉联想:合议庭的场景常常让人联想到庄重的法庭、法官的长袍和法槌的敲击声。 听觉联想:法庭上的辩论声、法官的判决宣读声,都与合议庭紧密相关。
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在英语中,合议庭可以对应为“jury”或“panel of judges”,具体取决于法律体系。
理解:合议庭是法律审判过程中的核心组织,确保了判决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合议庭的概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法律体系和正义的实现。
1.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2.
【议】
(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议,语也。 、 《广雅》。按,谓论事之宜。-议,谋也。 、 《诗·小雅·斯干》-唯酒食是议。 、 《荀子·王制》-法而不议。 、 《史记》-赵王悉召群臣议。
【组词】
议计、 议妥、 议婚
3.
【庭】
(形声。从广,廷声。广(yǎn),就山岩架成的屋。本义:厅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庭,宫中也。 、 《荀子·儒效》-是君子之所以骋志意于坛宇宫庭也。 、 《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注:“堂下谓之庭。”-藜棘树于中庭。
【组词】
庭落、 庭庑、 庭炬、 庭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