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3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34:32
壅土(yōng tǔ)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堆积起来的土壤。在农业和园艺中,壅土通常指的是为了保护植物根部或促进植物生长而在植物周围堆积的土壤。
壅土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壅”(堆积)和“土”(土壤)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壅土一词就已经存在,主要用于农业和建筑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农业一直是社会的基础,因此与农业相关的词汇如壅土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具有重要意义。壅土不仅是一种农业技术,也象征着勤劳和保护。
壅土给人一种稳定和保护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以及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处。
在我小时候,我曾帮助祖父在菜园里壅土,那是一种亲近自然和学*农业知识的美好经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壅土:
春风拂过田野,
壅土围绕着新芽,
生命的守护者,
静静等待花开。
想象一下,一个温暖的春日,你看到农民在田间壅土,土壤的芬芳和锄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在英语中,与“壅土”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heaping soil”或“mounding soil”,但这些表达不如“壅土”那样具有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通过对“壅土”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一词汇在农业和文化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农业技术的一个术语,也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一个纽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社会的细微差别。
1.
【壅】
(形声。从土,雍声。本义:塞。阻塞;阻挡)。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壅,障也。 、 、 《淮南子·主术》-业贯万世而不壅。 、 《左传·宣公十二年》-川壅而溃。 、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顺逆》-则民病血壅肿,目不明。
【组词】
壅防、 壅阻、 壅淤、 壅闭、 壅肿
2.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