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4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44:30
甘死如饴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甘愿死去如同享受甜美的糖浆”。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为了某种信念或目标,即使面临死亡也感到心甘情愿,如同享受甜美的事物一样。它强调了一种极端的忠诚和牺牲精神。
这个成语的出处不详,但它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对忠诚和牺牲的高度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表达极端忠诚和牺牲精神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忠诚和牺牲被视为高尚的品质。这个成语在历史上常被用来赞扬那些为国家或理想献身的人。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悲壮和崇高的情感,让人联想到英雄主义和无私奉献。它激发人们对忠诚和牺牲的深刻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人物或现代英雄时,它可以用来强调他们的牺牲精神。
在诗歌中,可以将“甘死如饴”融入对英雄的赞颂:
英雄无悔,甘死如饴, 忠诚之血,铸就传奇。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战士在战场上英勇奋战的场景,背景音乐可以是悲壮的交响乐,增强这种牺牲精神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ie for a cause”或“lay down one's life”,都表达了为了某种信念或目标而牺牲生命的意思。
甘死如饴 这个成语深刻地表达了忠诚和牺牲的精神,它在文学和历史讨论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那些为了理想和信念而献身的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情感和深度的词汇。
1.
【甘】
(会意兼指事。小篆从口,中间的一横象口中含的食物,能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的、美的。汉字部首之一,从“甘”的字往往与“甜”、“美味”有关。本义:味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甘,美也。 、 《书·洪范》-稼穑作甘。 、 《周礼·疡医》-以甘养肉。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甘胜碱。 、 《韩非子·存韩》-秦王饮食不甘。 、 清·周容《芋老人传》-何向者视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组词】
甘肥、 甘味、 甘膳、 甘馨
2.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饴】
(形声。从食,台(yí)声。本义:饴糖,用麦芽制成的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饴,米煎也。 、 《广雅》-饴,畅也。 、 《礼记·内则》-枣栗饴蜜。以甘之。 、 《论衡·本性》-甘如饴蜜。
【组词】
饴浆、 饴蜜、 饴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