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2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4:42
“挺胸凸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挺直胸膛,突出腹部。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站立或行走时姿态傲慢、自大或自信满满的样子。
在文学作品中,“挺胸凸肚”常用来描绘那些自视甚高、傲慢无礼的人物形象。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自信或自大的态度。在专业领域,如体育或军事训练中,这个动作可能被用来强调正确的站姿或展示力量和自信。
同义词“昂首挺胸”强调的是自信和自豪,而“趾高气扬”则更多地带有傲慢和轻蔑的意味。反义词“低头哈腰”和“缩头缩脑”则分别表示谦卑和胆怯的态度。
“挺胸凸肚”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挺胸”和“凸肚”两个动作组合而成,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的姿态。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方式也有出现,但作为一个固定的成语,它的使用主要集中在近现代。
在**文化中,姿态往往与人的性格和态度紧密相关。挺胸凸肚的形象通常与自信、傲慢或权威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于姿态和行为的一种评价标准。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通常与傲慢和自大联系在一起。联想上,可能会想到那些自以为是、不尊重他人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见过一些领导或权威人士在公开场合挺胸凸肚,以展示他们的权威和自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挺胸凸肚,如山岳般坚定,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穿着军装的人挺胸凸肚地站立,展现出军人的威严和力量。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军乐队演奏时的鼓点声,给人一种坚定和有力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and tall and proud”,虽然不如“挺胸凸肚”那样形象具体,但也传达了自信和自豪的意味。
“挺胸凸肚”这个成语在描述人的姿态和态度时非常形象和生动。它不仅反映了汉语中对于姿态的描述方式,也体现了文化中对于自信和傲慢的区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对于丰富表达方式和提高语言的准确性都非常重要。
早进来了怒目横眉、~的一群人。
1.
【挺】
(形声。从手,廷声。本义:拔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挺,拔也。 、 《战国策·魏策》-挺剑而起。 、 《史记·陈涉世家》-尉剑挺。
【组词】
挺举;挺挏
2.
【胸】
(形声。从肉,匈声。本作“匈”,胸是后起字。本义:胸膛)。
同本义。
【引证】
《素问·腹中论》-胸满腹胀。 、 宋·宋慈《洗冤录》-两手紧抱胸前。
【组词】
胸雪
3.
【凸】
高出。高于周围的,如球形或圆形的外部或其一部分那样弯曲的 -- 指从外面观看一个球面或曲线。
【组词】
凸兀、 凸凸、 凸凹、 凸凸囊囊
〖指月亮或行星〗可见的光亮部分大于半圆而不是全部的
【组词】
凸月
4.
【肚】
供食用的动物的胃。
【组词】
猪肚、 牛肚、 羊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