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3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32:52
“公事人”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从事公共事务或政府工作的人员,即公务员或政府官员。字面意思是指处理公共事务的人。
“公事人”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公事”和“人”两个词组成,历史演变上没有特别复杂的变化,一直用来指代处理公共事务的人员。
在**文化中,“公事人”常常与权威、责任和公共利益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随着政府职能的变化而有所调整,但基本含义保持稳定。
对于“公事人”,人们可能会有不同的情感反应,有些人可能感到尊敬,因为他们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有些人可能感到疏远或不满,因为官僚主义或效率低下的问题。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与一位公事人合作过一个社区项目,他的专业和责任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中,公事人步履匆匆,肩负着城市的希望与梦想。”
视觉上,“公事人”可能让人联想到穿着正式服装、手持文件夹的形象;听觉上,可能是办公室里键盘敲击声和电话铃声的混合。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public servant”或“government official”,虽然意思相近,但在使用和文化内涵上有所差异。
“公事人”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指代了一类职业,也反映了社会对公共事务处理者的期待和评价。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汇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我更准确地把握和使用相关概念。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3.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