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3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39:43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听,聆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驻足听。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资治通鉴·唐纪》-夜阑卧听风吹雨。 、 、 宋·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
【组词】
听知、 听受、 听言、 听真、 听直
接受,听信,接纳。
【引证】
《战国策·魏策》-不听寡人。 、 《史记·项羽本纪》-故听之。 、 、 《汉书·李广苏建传》-壹听陵言。 、 诸葛亮《出师表》-开张圣听。
【组词】
听人、 听用、 听纳、 听能、 听唤
治理,管理或执行事务 。
【组词】
听政、 听治
决断;审理 。
【组词】
听决、 听治
等候;待 。
【组词】
听用、 听选
侦察。
【引证】
《战国策》-请谓(为)王听东方之处。
耳朵。
【引证】
清·黄宗羲《金介山诗序》-翏翏而为穷苦愁怨之声,不啻风泉之满听矣。
马口铁罐。
【组词】
听装午餐肉;听装咖啡亦用作听装物品的量名
耳目,间谍。
【引证】
《荀子》-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
厅堂。古代官府办公处,后作“厅”。
【引证】
《资治通鉴》-病人或至数百,听廊皆满。 、 《世说新语·黜免》-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
《论语·颜渊》:“听讼,吾犹人也。”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唬的忙答道:‘我因懒怠听他们说话,故此出来闲步。’”
《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听了大喜,随即取了衣甲头盔,穿戴了。”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听之,心知其异,然亦未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