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0:57
“泪干肠断”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眼泪已经流干,内心极度痛苦,形容极度悲伤或极度失望。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经历了极大的情感打击或悲痛之后的心理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泪干肠断”常用于描绘悲剧性的人物或情节,增强情感的深度和强度。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形容自己或他人的极度悲伤状态。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分析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探讨情感创伤或心理反应。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情感的强度和具体情境的描述,而反义词则完全表达了相反的情感状态。
“泪干肠断”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汉语中对于情感表达的深刻和形象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表达极度悲伤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情感的表达往往较为含蓄和内敛,因此“泪干肠断”这样的成语能够很好地传达深层的情感状态。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描述个人在面对重大生活变故时的情感反应。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悲伤。它让我联想到深沉的哀伤和无法言说的痛苦,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强度是其他词汇难以表达的。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朋友在失去亲人后的泪干肠断,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成语的情感力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泪干肠断声,月光下的影子,诉说着无尽的哀伤。”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身影在月光下哭泣,周围是寂静的夜晚,这样的画面能够很好地传达“泪干肠断”的情感。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悲伤的音乐或哭泣声,增强情感的表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eartbroken”或“devastated”,虽然它们传达了类似的情感,但“泪干肠断”在形象和情感深度上更为丰富。
“泪干肠断”这个成语在我对汉语的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库,也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深层的情感。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能够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状态,增强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气的彩云哭个泪干肠断。
等到~的时候,她的心也就是死了
1.
【泪】
(形声。从水,戾(lì)声。简化字“泪”是个从“水”从“目”的会意字。本义:眼泪)。
同本义。
【引证】
《晋书·羊祜传》-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坠泪碑。 、 《战国策·燕策》-士皆垂泪涕。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组词】
涕泪、 泪波、 泪泉、 泪球、 泪晶
2.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3. 【肠】 (形声。从肉,昜(yáng)声。本义:人和动物消化器官之一)。
4.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