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1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13:24
封建这个词源自于拉丁语“feodum”,意为“封地”。在中文里,“封建”一词的字面意思是“封土建国”,指的是一种政治制度,其中君主将土地分封给诸侯或贵族,诸侯或贵族则对君主承担一定的义务,如提供军事援助和缴纳贡赋。
在文学中,“封建”常用来描述一种保守、落后的社会状态,如封建礼教、封建思想等。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批评过时的社会结构或思想观念。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政治学,“封建”则有更精确的定义,指的是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制度。
同义词中,“保守”强调守旧和不愿改变,而“封建”则更多指代一种特定的历史制度。反义词中,“现代”与“封建”形成鲜明对比,代表新的、进步的社会状态。
“封建”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周朝,当时的政治制度就是以分封制为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代一种政治制度,也用来描述与之相关的文化、思想和社会结构。
在*,“封建”一词常与旧社会的落后和保守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讨论社会改革和现代化进程时。它也常被用来批判那些阻碍社会进步的传统观念和俗。
对于许多人来说,“封建”可能唤起一种对过去的不满和对现代化的渴望。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束缚、不平等和保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封建”来批评那些过时的观点或行为,比如在讨论性别平等时,批评某些仍然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封建的阴影下,心灵如困兽,渴望自由的阳光。”
视觉上,“封建”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城堡、贵族的服饰和仪式。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古代的钟声或号角声。
在西方,“feudalism”指的是中世纪欧洲的一种社会和政治制度,与**的封建制度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的不同。
“封建”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也让我们能够批判和反思那些阻碍社会进步的旧观念和俗。通过对这个词的深入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1.
【封】
(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
同本义。
【引证】
《周礼·春官·保章氏》-所封封域。 、 《左传·襄公三十年》-田有封洫。 、 《吕氏春秋·乐成》-使田有封洫。 、 《左传·僖公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组词】
封内,封外、 封守、 封界,封略、 封洫、 封畔
2.
【建】
(会意。从廴(yǐn),有引长的意思,从聿(意为律)。本义:立朝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立朝律也。 、 《广雅》-建,立也。
【组词】
建法、 建中、 建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