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1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15:45
词汇“养颐”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文雅或专业的词汇,尤其是在中医或养生领域。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养颐”字面意思是指保养和调养身体,特别是指通过饮食、休息和其他养生方法来维持和增强身体健康。
“养颐”一词可能源自中医理论,强调通过内外调养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在不同的文化和医学体系中有所演变。
在传统文化中,养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与中医、道教等文化紧密相关。因此,“养颐”在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具有深厚的意义。
提到“养颐”,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健康、长寿、平和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身体的关爱和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阅读中医书籍或参加养生讲座时遇到“养颐”这个词汇,它提醒我要注重健康,合理安排饮食和休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养颐之道,心静如水,身轻如燕。”
提到“养颐”,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宁静的自然环境、轻柔的音乐和舒缓的呼吸练*。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养生的概念在许多文化中都有体现,如印度的阿育吠陀、西方的整体健康等。
“养颐”是一个富含文化内涵和健康理念的词汇,它在中医和养生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健康和养生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理念。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颐】
(形声。从页(xié),臣(yí)声。臣,面颊,繁化作“颐”。本义:下巴) 同本义。
【引证】
《方言十》-颐,颌也。 、 《释名》-颐,或曰辅车,或曰牙车,或曰颊车。 、 《春秋元命苞》-后稷岐颐自求。 、 《礼记·玉藻》-端行颐霤如矢。 、 《庄子·天地》-手指颐指。 、 《汉书·东方朔传》-擢项颐。 、 《易·噬嗑》-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 、 《西游记》-大耳横颐方面相,肩查腹满身躯胖。 、 《新唐书》-方额广颐。
【组词】
颐腮、 颐脱、 颐溜
保养。
【引证】
《易·序卦》-颐者,养也。 、 《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 、 唐·韩愈《闵己赋》-恶饮食乎陋巷兮,亦足以颐神而保年。
【组词】
颐志、 颐育、 颐神、 颐爱、 颐贤、 颐养精神、 颐身、 颐年、 颐老、 颐养天年、 颐神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