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3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35:53
词汇“没三思”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做事之前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即行动匆忙或缺乏考虑。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没三思”字面意思是指没有进行三次思考。基本含义是指在采取行动之前没有充分考虑后果,缺乏深思熟虑。
“没三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三思而后行”,强调在做决定之前要经过多次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没三思”逐渐形成,用来描述相反的情况。
在**文化中,深思熟虑被视为一种美德,而“没三思”则常常与负面行为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谨慎和考虑后果的重视。
这个成语常常带有一种警示或批评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后悔、损失或错误决策的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因为“没三思”而做出错误决定,这时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提醒他们或作为自己的警醒。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风急雨骤夜未央,行人没三思,踏入泥泞中。”
想象一个人匆忙行走,不小心摔倒的画面,或者听到一个人因为冲动行为而后悔的叹息声,这些都可以与“没三思”联系起来。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ct without thinking”或“jump to conclusion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思相似。
“没三思”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做决定时要谨慎,避免冲动行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1.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2.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3.
【思】
多胡须的样子
【组词】
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