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1:01
漏滴: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液体从容器中缓慢地流出或滴下。基本含义通常与水的流失、渗漏或滴水现象相关。
在不同的语境中,“漏滴”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漏滴”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漏”字最初指液体从容器中流出,而“滴”字则指液体滴下的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液体缓慢流出的复合词。
在**文化中,“漏滴”常常与节俭和珍惜资源的美德联系在一起。例如,成语“滴水穿石”就强调了持续努力的重要性。
“漏滴”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缓慢的节奏,也可能引发对资源浪费的担忧。在情感上,它可能带来一种平静或忧虑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水龙头漏滴的情况,这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还可能导致墙壁潮湿和发霉。
在诗歌中,可以将“漏滴”融入描述夜晚宁静的场景:
夜幕低垂,星光点点, 月影下的漏滴, 轻轻敲打着静谧的湖面。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古老的时钟,水滴从钟摆上缓缓滴下,带来一种时间的流逝感。听觉上,水滴的声音可以让人感到宁静和平和。
在英语中,“漏滴”可以对应为“drip”或“leak”,这两个词在英语中也常用来描述液体缓慢流出或滴下的情况。
通过对“漏滴”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物理现象,还承载了文化和情感的内涵,对于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漏】
(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引证】
《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追。 、 《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漏,以铜受水,刻节。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 《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组词】
漏下、 漏永更长、 漏尽钟鸣、 漏夜、 漏板、 漏刻
2.
【滴】
(形声。从水,啇(dí)声。本义:液体一点一点落下来。成语:滴水成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滴,水注也。 、 《列子·力命》-若何滴滴。 、 唐·杜甫《发同谷县》-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
【组词】
滴沥、 滴溜、 滴水、 滴溜当啷
水点;点点下落的液体 。如:水滴;雨滴。也用以形容像水滴那样圆的物体。如:滴子(垂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