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4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48:14
词汇“放斥”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拼写错误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为了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需要假设“放斥”是一个正确的词汇或者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以下是对“放斥”进行分析的内容:
“放斥”的字面意思可能是“释放并排斥”或“放开并拒绝”。它可能指的是一种行为,即释放某物或某人,并同时拒绝或排斥它们。
由于“放斥”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如果它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那么它可能在该领域内有特定的含义和用法。
由于“放斥”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不明确。如果它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那么它的词源可能与该领域的专业术语有关。
如果“放斥”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那么它在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可能与该领域的实践和价值观有关。
“放斥”可能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拒绝和排斥。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分离、孤立和不受欢迎的感觉。
由于“放斥”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放斥”来表达一种决绝和分离的情感:
在晨曦的光芒中,我放斥了昨夜的阴影,
如同河流放斥了岸边的枯枝。
“放斥”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种强烈的动作,如推开或甩开某物。视觉上,它可能与一个人用力推开门的画面相关联。听觉上,它可能与门砰然关闭的声音相关联。
如果“放斥”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那么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由于“放斥”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我对它的理解主要基于假设和推测。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特定领域的术语和词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可能在特定语境下有特定的含义和用法。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斥】
(形声。从广(yǎn),屰(nì)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屰”(不顺)也兼表字义,表示人从房屋里逆行而出。本义:驱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谓却退其屋不居。-斥,却屋也。 、 《汉书·五帝纪》-无益于民者斥。 、 《汉书·江都易王非传》-击吉斥之。 、 《史记·天官书》-斥小疏弱。 、 王谠《唐语林》-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
【组词】
斥放、 斥遣、 斥远、 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