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4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46:11
词汇“倾动”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文雅或古风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倾动”字面意思是指使某物倾斜或移动,引申为感动、打动或影响深远。
“倾动”由“倾”和“动”两个字组成。“倾”原指倾斜,“动”指移动或变化。在古代文献中,“倾动”可能更多指物理上的倾斜或移动,而在现代汉语中,其意义更多转向情感上的打动或影响。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情感的真挚和深远影响,因此“倾动”这样的词汇在表达深刻情感时尤为适用。
“倾动”给人以温暖和深刻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瞬间,如深情的演讲、感人的故事或美妙的音乐。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更多使用“打动”或“感动”来表达类似的情感,但“倾动”这个词在某些正式或文学性的场合中,能够提供更加优雅和深远的表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倾动夜的静谧,星辰闪烁着古老的秘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中,一个人站在高处,风吹动他的衣角,他的目光深远,仿佛在倾动着整个世界。结合音乐,可以是一首悠扬的小提琴曲,旋律中充满了深情和感动。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uch”或“move”,如“His words touched my heart.”或“The story moved me deeply.”
“倾动”是一个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学美感的词汇,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创作和正式表达中,它能够提供更加丰富和深刻的语言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提升语言的细腻度和表达的深度。
1.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2.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