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2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6:06
词汇“前记”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来源于对“前言”或“序言”的误用或特定语境下的创造性使用。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前记”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在书籍、文章或其他作品前面的一部分,用以介绍作品的背景、目的或作者的一些想法。然而,这个词汇并不标准,通常我们会使用“前言”或“序言”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由于“前记”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前记”,可能是作者故意创造的新词,用以表达一种非正式的、个人化的前言。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
“前记”可能是由“前言”演变而来,但在标准汉语中并没有明确的词源记录。它可能是某些作者或出版物为了创新或特定需要而创造的词汇。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前记”可能被用作一种文学手法,用以增加作品的个性化和独特性。
由于“前记”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给人一种新颖、非传统的感觉,可能会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实际生活中,我更倾向于使用“前言”或“序言”来表达作品开头的介绍部分,因为这些词汇更为标准和通用。
在创作中,可以将“前记”作为一个独特的元素,用以区分传统的前言,例如在一篇小说中,作者可以用“前记”来表达一种更为私人和非正式的介绍。
由于“前记”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在创作中,可以通过视觉设计或音频叙述来赋予它特定的形象和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前记”的词汇,通常会使用类似“preface”或“prologue”的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前记”作为一个非标准词汇,它的使用需要谨慎,尤其是在正式的写作和出版中。在学习和使用语言时,了解和掌握标准词汇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清晰、准确地表达思想。
1.
【前】
(本义:前进)。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前,进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 《乐府诗集·陌上桑》-罗敷前致词。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聊斋志异·狼三则》-狼不敢前。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驰而前。 、 《庄子》-孔子下车而前。
【组词】
前却、 前迈、 前旌
2.
【记】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记,疏也。 、 《广雅》-记,识也。 、 《礼记·内则》-记有成。 、 《礼记·学记》-记间之学。 、 《后汉书·应奉传》-凡所经履,莫不暗记。 、 宋·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记天圣中。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
【组词】
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 记心、 记念、 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