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2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6:22
奋飞:字面意思是指振翅高飞,通常用来形容鸟类或其他飞行生物用力振翅飞翔的动作。基本含义是指积极向上、努力前进的状态,常用来比喻人的精神状态或行为表现,意味着充满活力、决心和动力地追求目标或克服困难。
“奋飞”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奋”和“飞”两个字组成。“奋”字古已有之,意为振作、奋发;“飞”字则指飞行。两者结合,形成了“奋飞”这一词汇,用来形容积极向上的状态。
在文化中,“奋飞”常被用来比喻人的精神状态,强调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思想,都与“奋飞”所表达的积极进取精神相契合。
“奋飞”一词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勇敢、决心和动力。它能够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态度,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遇到重重困难,但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奋飞”的精神,我们最终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成功。
诗歌:
像一只奋飞的鹰,
穿越云层,翱翔天际。
不畏风暴,不惧雷鸣,
只为追寻心中的光明。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只鹰在蓝天中奋飞,展现出力量和自由。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激昂的交响乐,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来增强“奋飞”的情感表达。
在英语中,“奋飞”可以对应为“soar”或“take off”,前者更侧重于自由飞翔,后者则有起飞、迅速发展的含义。不同文化中,对于积极向上的状态都有类似的表达,但具体词汇和用法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奋飞”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形容飞行动作的词汇,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奋】
(会意。金文字形,中间是“隹”(鸟);外面象鸟振翅欲飞之势;下面是“田”,表示空旷的田野。本义:鸟类振羽展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奮,翚也。 、 张衡《西京赋》-奋隼归凫。 、 《淮南子·原道》-羽翼奋也。 、 《尔雅·释鸟》-雉绝有力奋,鸡绝有力奋。 、 《诗·邶风·柏舟》-不能奋飞。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 《聊斋志异·促织》-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组词】
奋翅、 奋翼、 奋翔、 奋鳞、 奋翮
2.
【飞】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飛,鸟翥也。象张翼之形。 、 《易·小过》-飞鸟遗之音。 、 《太玄·唐》。注:“飞肉,禽鸟也。”-明珠弹于飞肉。 、 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鸟倦飞而知还。 、 吴均《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
【组词】
飞凫、 飞翰、 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