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4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41:32
布衣粝食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布衣”和“粝食”两个词组成。其中,“布衣”指的是用麻布或棉布制成的衣服,通常指贫民或平民的穿着;“粝食”指的是粗糙的食物,如糙米、粗粮等。因此,“布衣粝食”整体上形容的是生活简朴、清贫的状态,常用来比喻过简朴的生活或形容人的生活贫困。
在文学作品中,“布衣粝食”常用来描绘主人公的清贫生活,如古代文人墨客的自述或对隐士生活的描写。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节俭、简朴生活的话题时,仍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特定历史时期或社会阶层的生活状态。
同义词:
反义词:
“布衣粝食”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贫富差距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布衣粝食常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儒家文化中,强调节俭和朴素的生活态度。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反映了社会阶层和贫富差距的问题。
这个词汇给人以简朴、清贫的联想,可能会引起人们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或对贫困生活的同情。在个人情感上,可能会激发对节俭生活的认同或对物质生活的反思。
在现代生活中,虽然我们可能不会经常使用这个词汇,但在讨论节俭生活、环保意识或简单生活理念时,这个词汇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布衣粝食度春秋,
心静如水任风流。
世间繁华皆过眼,
独守清贫乐悠悠。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穿着简单布衣的人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吹过稻田的声音或简单乐器的演奏。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simple living”或“living frugally”可以传达类似的概念。
“布衣粝食”这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状态,也蕴含了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在现代社会,尽管物质生活丰富,这个词汇仍然提醒我们反思生活的本质和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语言的丰富性。
其愧非愧,布衣粝食,僮饥蹇驴也,所以愧者,彼何人也,予何人也。
[郑介夫]以刚直名天下。晚居福清,自号一指居士,~,而杂植华木于舍傍,觞咏自适。
1.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
2.
【衣】
穿衣。
【引证】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 、 《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组词】
衣紫腰金、 衣帛、 衣冠
遮盖;包扎。
【引证】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
【组词】
衣被海内、 衣饰、 衣覆
3.
【粝】
粗粮,糙米。
【引证】
《韩非子·五橐》-粝粢之食。
【组词】
粝食、 粝饭
粗糙。
【引证】
《淮南子·精神》。注:“粗也。”-粝,粢之饭。
【组词】
粝食、 粝糒
4. 【食】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