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1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5:39
词汇“澜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文的词汇。根据一些古籍的解释,“澜汗”可以理解为水波广阔无边的样子,形容水势浩大。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
澜汗波光映晚霞, 浩渺江水绕天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澜汗”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在古代文学和特定语境中有着独特的表达效果和美感。
1.
【澜】
(形声。从水,阑(lán)声。本义:大波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澜,大波也。 、 《尔雅》-大波为澜,小波为沦。 、 《四子讲德论》-天下安澜。 、 《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 韩愈《进学解》-回狂澜于既倒。 、 《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组词】
狂澜;巨澜;澜倒波随、 澜澳、 波澜、 推波助澜
2.
【汗】
(形声。从水,干声。本义:汗腺的分泌物)。
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引证】
《说文》-汗,身液也。 、 《素问·评热病论》-汗者,精气也。 、 《宣明五气篇》-五藏化液心为汗。 、 《汉书·刘向传》-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 、 《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 之衣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汗出浃背。
【组词】
汗巾、 汗血、 汗汪汪、 汗星、 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