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1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19:01
词汇“殷虚”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它可能是“殷墟”的误写或误用。为了确保分析的准确性,我将基于“殷墟”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殷墟:指的是商朝晚期都城遗址,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的小屯村一带。这里是商朝最后一个都城——殷的遗址,因此得名。殷墟是考古学的重要发源地,出土了大量甲骨文、青铜器等文物,对研究商朝历史和文化具有极高的价值。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殷墟可能被用作历史背景,描述商朝的辉煌或衰落。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殷墟可能被提及作为历史教育的例子,或者在讨论考古发现时被提及。 专业领域:在考古学、历史学等领域,殷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经常出现在学术论文和报告中。
同义词:商都遗址、商朝遗址 反义词:现代建筑、新兴城市(这些词汇与殷墟所代表的古老和历史性形成对比)
词源:“殷”指的是商朝晚期的一个阶段,“墟”意为废墟或遗址。 演变:随着考古学的发展,殷墟的发现和研究不断深入,其历史和文化价值逐渐被世人所认识。
殷墟作为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它也是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对于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提到殷墟,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文明的辉煌、历史的沧桑以及考古学家的辛勤工作。它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可能是敬畏、好奇和赞叹。
在历史学*和旅游中,殷墟是一个值得探访的地方。它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能够让人亲身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殷墟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背景设定,通过描述其遗址和出土文物,增强作品的历史感和真实感。
通过观看殷墟的考古发掘现场视频或图片,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明的遗迹。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考古学家在遗址上的讨论声,或者是风吹过古老遗址的沙沙声。
与其他古代文明遗址(如埃及金字塔、希腊雅典卫城)相比,殷墟展示了不同地域和时期文明的独特性,同时也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共通性。
殷墟作为一个历史遗址,不仅是*古代文明的重要见证,也是全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通过对殷墟的学和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珍惜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和理解这类词汇,有助于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殷】
(会意。从殷从殳。本义:盛乐)。
【引证】
《说文》。按,殷者,舞之容,殳者,舞之器。-殷,作乐之盛称殷。 、 《公羊传·文公二年》-五年而殷祭。 、 《礼记·曾子问》-服除而后殷祭。 、 《仪礼·士丧礼》-月半不殷奠。 、 《易·豫》。王弼注:“用此殷盛之乐荐祭上帝也。”-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 《金史》-神其来思,时歆荐殷。
大。
【引证】
《广雅》-殷,大也;众也。 、 《庄子》-夫精,小之微也;郛,大之殷也。
【组词】
殷奠、 殷喜、 殷祭、 殷袔、 殷殷轸轸、 殷礼、 殷事
2.
【虚】
(“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hū)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 、 《尔雅》-河出昆仑虚。 、 《易·升》-虚邑。 、 《诗·傭风·定之方中》-升彼虚矣,以望楚矣。 、 《庄子·天运》-以游逍遥之虚。
【组词】
虚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