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4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42:33
春蚓秋蛇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春天的蚯蚓和秋天的蛇。这个成语比喻书法拙劣,像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通常用来形容书写不工整,字迹潦草,缺乏美感。
在文学作品中,春蚓秋蛇 常用来批评某人的书法或书写技巧不佳。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任何形式的书写不整洁,不仅仅是书法。在专业领域,如书法评论或教育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改进书写技巧。
同义词:
反义词:
春蚓秋蛇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宋代文学作品中,具体出处不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书写不工整的情况,成为评价书法水平的一个标准。
在传统文化中,书法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因此对书写的要求非常严格。春蚓秋蛇** 这个成语反映了社会对书写美观的重视,以及对书法艺术的尊重。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不专业和草率的感觉,可能会引起人们对书写质量的担忧。在个人情感上,可能会感到失望或不满,尤其是在期待高质量书写的情况下。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收到一份字迹潦草的文件或信件,可能会用春蚓秋蛇来形容,表达对书写质量的不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墨迹如春蚓秋蛇,
字字难辨意何在。
愿君笔下生花来,
莫让书卷空留哀。
视觉上,春蚓秋蛇 可能让人联想到弯曲、不规则的线条,类似于蚯蚓和蛇的爬行痕迹。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批评或不满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chicken scratch",用来形容字迹难以辨认,类似于春蚓秋蛇的意思。
春蚓秋蛇 这个成语在描述书写不整洁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书写质量的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行之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蜂腰鹤膝嘲希逸,~病子云。
1.
【春】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 、 《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 、 《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 、 《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 、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组词】
春归、 春闱、 春蚕、 春事、 春人、 春试、 春忙、 春社
2.
【蚓】
蚯蚓。
【引证】
《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组词】
蚓曲、 蚓操、 蚓窍
3.
【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秋,禾谷熟也。 、 《尔雅》-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 、 《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秋者,少阴之选也。 、 《月令章句》-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 、 宋·范成大《颜桥道中》-处处田畴尽有秋。 、 赵树理《福贵》-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
【组词】
麦秋、 秋麦、 秋禾、 秋成、 秋苗、 秋实、 秋登
4. 【蛇】 ——见“委蛇”(wēiy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