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0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09:23
“专政”一词源自拉丁语“dictatura”,意指**或绝对权力。在政治学中,它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政党通过法律和强制手段对国家进行统治的方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专政特指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手段夺取政权后,为了巩固政权和实现社会主义建设而对资产阶级实行的政治统治。
“专政”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dictatura”,意指在紧急情况下由元老院任命的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描述任何形式的统治。
在20世纪的历史中,“专政”一词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紧密相关。在这些国家,无产阶级专政被视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必要手段。
“专政”一词往往带有负面情感,因为它与权力滥用、缺乏自由和民主等概念相关联。它可能引发人们对历史上的**者和极权主义政权的联想。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个项目中遇到过一位领导,他的管理风格被团队成员形容为“专政”,因为他经常不听取他人意见,独自做出决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专政”:
在寂静的夜里,专政的影子悄然降临,
无声的铁蹄踏碎了自由的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者站在高台上,俯视着人群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沉重、压抑的旋律,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来表达“专政”带来的压迫感。
在不同语言中,“专政”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俄语中,“диктатура”(dictatura)与“专政”有相似的含义。在英语中,“dictatorship”也是一个相关的词汇。
通过对“专政”一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政治学和社会学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描述政治体制的术语,也是一个引发人们对权力、自由和民主等概念深思的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专政”一词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分析和讨论政治现象。
1.
【专】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右边象纺塼(zhuān)形,即“叀(zhuan);左边是手(寸),合起来为用手纺织。“叀”兼作声符。本义:纺锤)。
纺专,收丝器。
【引证】
《说文》。字亦作塼,作甎,俗作磚。-专,纺专。 、 《诗·小雅·斯干》。传:“瓦,纺塼也。”按,原始的陶制纺锤。-载弄之瓦。
2.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政,正也。 、 《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 《墨子·天志上》-必从上之政下。 、 清·秋瑾《致琴文书》-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
【组词】
正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