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3:40
学问:指系统的知识,特别是通过学*、研究或教育获得的。它通常涉及对特定主题或领域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学问”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学和问询,后来逐渐演变为指系统的知识。在古代,学问多指儒家经典的学,现代则泛指各种学科的知识。
在**传统文化中,学问被视为个人修养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科举制度更是将学问与政治权力紧密联系在一起。
“学问”常给人以正面、尊敬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智慧、深度和权威。它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和自我提升。
在我的学*经历中,“学问”是我在学术探索中的目标,每次深入研究一个课题,都感觉自己在积累更多的学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学问”:
学问如海深无底, 智慧之光映心间。 探索不息求真知, 学问之路永向前。
视觉上,“学问”可能让人联想到图书馆、书架和满是书籍的房间。听觉上,可能是翻书声或学者讨论的低语声。
在英语中,“学问”可以对应“scholarship”或“learning”,虽然含义相近,但在使用上有所不同。“Scholarship”更侧重于学术成就,而“learning”则更广泛地指学*过程。
“学问”是一个充满尊重和追求的词汇,它不仅代表知识的积累,也象征着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学问”是非常重要的,它帮助我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追求和知识水平。
1.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
2.
【问】
(形声。从口,门声。本义:问,询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问,讯也。 、 《书·吕刑》-皇帝请问下民。 、 《周礼·大宗伯》-时聘曰问。 、 《仪礼·聘礼》-小聘曰问。 、 《论语》-问人于他邦。 、 《礼记·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 、 《乐府诗集·木兰诗》-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 《列子·汤问》-问其故。 、 《后汉书·列女传》-跪问其故。 、 《史记·孔子世家》-景公问政孔子。 、 《史记·滑稽列传》-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笑问客从何处来。 、 宋·欧阳修《归田录》-康肃问曰。 、 《左传·庄公八年》-公问不至。
【组词】
到食堂问一下开饭的时间;问途、 问信、 问官答花、 不耻下问;查问;发问;讯问;追问;自问;不懂就问;问字、 问岁、 问禁、 问遂、 问对、 问知、 问俗、 问卦、 问经、 问龟、 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