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5:02
词汇“张唇植髭”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主要用于形容男子刻意修饰自己的容貌,特别是嘴唇和胡须。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张唇植髭”字面意思是指张开嘴唇,种植胡须。基本含义是指男子精心打扮,特别是对自己的嘴唇和胡须进行细致的修饰。
“张唇植髭”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具体出处不详,但在一些古代文献和诗词中有所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
在古代**,男性的胡须和容貌被视为重要的社会形象标志,因此“张唇植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男性外表的重视。
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雅士的形象,也可能让人感觉到一种对过度修饰的讽刺。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成语不常被使用,但在讨论古代文化或文学时,可能会被提及。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文人的诗时,可以使用“张唇植髭”来描绘一个注重外表的文人形象。
想象一个古代男子在镜前仔细梳理胡须的画面,或者听到描述这一场景的古风音乐,都能增强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感受。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grooming oneself meticulously”(精心打扮自己)可以传达类似的意思。
“张唇植髭”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成语,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男性外表的重视,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审美观念具有一定的价值。在学*汉语和了解**文化时,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文化内涵。
1.
【张】
帐幔,帷幕。 同: 帐
【引证】
《荀子·正论》-居则设张容。 、 《史记·高祖本纪》-张饮三日。 、 《汉书·疏广传》-供张东都门外。
胀满。 同: 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年》-将食,张,如厕。 、 《左传·僖公十五年》-张脉偾兴。 、 《淮南子·缪称》-亭历愈张。
2.
【唇】
(形声。从口,辰声。本义:嘴唇)。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释形体》-脣,缘也,口之缘也。 、 《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脣亡齿寒者。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唇焦口燥呼不得。
【组词】
唇吻、 唇红齿白、 唇不离腮、 唇齿之邦
3.
【植】
(形声。从木,直声。本义:关闭门户用的直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门外闭,中竖直木,以铁了鸟关之,可加锁者。-植,户植也。 、 《墨子·非儒》-季孙与邑人争门关,决植。 、 《淮南子·本经》-夏屋宫驾,县联房植。
4.
【髭】
嘴唇上边的短须。
【引证】
《说文》。字亦作髭。-頾,口上毛也。从须,此声。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至于灵王,生而有髭。 、 《乐府诗集·陌上桑》-下担捋髭须。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微髭。
【组词】
髭发